这两天想利用周末在图书馆找点关于交互设计的书来看看,结果在网上一搜也没搜出来几本,于是找了一本图灵系列的《网站设计结构:有效的交互设计框架和模式》来看看,寻思一共一百八十来页,应该很容易就能读完,因为以前读《瞬间之美》的时候只用了一个例会的时间,借旁边同学的书来看看就读完了,所以以为这本书应该也很容易阅读。结果不是我想的那么容易,里面讲的东西对我来说都很晦涩,所以做了两大张纸的笔记,把一堆不明白的词汇也挑出来了,这下还是好好总结一下,以前如果不是读技术类的书籍,是不做读书笔记的,这本书的确很多概念太繁琐了,到现在为止刚读了107页,mark一下。

概念之类

情境式调查(Contextual Inquiry)

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ser-Centered Design,UCD)。它要求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旁观研究对象的实际工作,并记录下详细的信息。在该过程中,研究者应避免影响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工作环境。研究者试图通过这种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设计出能协助、缩短甚至削减用户工作流程的产品。

启发式评估法(Heuristic Evaluation Method)

启发式评估法的发明人正是 Rolf Molich 和 Jakob Nielsen。它是一种“打折”的可用性观测方法,用于在计算机软件中标识用户界面设计方面的问题。观测者依据已经过证实的可用性原则(启发式方法)对界面执行的交互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式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新媒体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在短期内设计出用户界面,或者由于预算金额的限制无法进行其他界面测试的情况。

反设计模式

在软件工程中,一个反面模式(anti-pattern或antipattern)指的是在实践中明显出现但又低效或是有待优化的设计模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带有共同性的不良方法。它们已经经过研究并分类,以防止日后重蹈覆辙,并能在研发尚未投产的系统时辨认出来。

Andrew Koenig在1995年造了_anti-pattern_这个词,灵感来自于GoF的《设计模式》一书。而这本书则在软件领域引入了“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的概念。三年后antipattern因《AntiPatterns》这本书而获得普及,而它的使用也从软件设计领域扩展到了日常的社会互动中。按《AntiPatterns》作者的说法,可以用至少两个关键因素来把反面模式和不良习惯、错误的实践或糟糕的想法区分开来:

  • 行动、过程和结构中的一些重复出现的乍一看是有益的,但最终得不偿失的模式
  • 在实践中证明且可重复的清晰记录的重构方案

设计模式六要素:

  1. 模式名称
  2. 描述(最好附图)
  3. 上下文情境(使用情况)
  4. 曾于何时使用(实例)
  5. 工作方式(了解运转情况)
  6. 其他必备模式(关联模式,例如用wiki组件资源库)

通用模式库:Yahoo Design Pattern Library

组件六要素:

  1. 组件名称
  2. 组件版本号
  3. 定义(描述目的与用途)
  4. 使用方法(何处使用,相关的一些东西)
  5. 示例
  6. 代码(链接到已实现版本)

交互设计框架体系

  1. 描述(本身及满足的需求)
  2. 上下文情境
  3. 任务流程
  4. 其他必备框架
  5. 相关框架
  6. 构成元素

书中提到一些东西的思考

1.Live.com无限滚动:Live.com在它首次发布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麻烦,其中使用了一种有争议的无限滚动设计模式。开发者的本意是,如果用户希望查看更多搜索结果,这个方案将为他们省去被迫翻页、等待载入新页面的麻烦,而可以直接在单个页面中即时载入后续的搜索结果,这样当用户往下滚动页面时就能随时看到新的内容。然而,实际的结果并不如人所愿。用户们并不熟悉这一变化,因此当他们发现这个页面似乎永远也拉不到头时,很容易就会产生挫折感,而且很快就会厌恶这一创意。一句话,他们觉得它的表现不像 Google。无限长的页面滚动可能确实很酷,但是它对用户来说太莫名其妙,因此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说到这里,看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的,里面还在推荐条目分页式的浏览,可是看看当下的网站,以最著名的pinterest为例,采用了创新的「瀑布流」,很多网站相应模仿,而都得到了很棒的效果,所以像文中所说的观点还是有待商榷的。

拿自己目前经常浏览的网站分析了一下,无限下拉的模式也就出现在pinterest类网站中,由于是以图片为主的网站,而大多数用户浏览图片的目的只是随便看看走马观花,浏览图片的速度远远大于浏览文字,当看到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时停下分享,假设给这种网站用上分页效果,用户每换一批图片都得多一次点击,思维总是被打断,体验当然不好,所以这一次点击完全是可以省略的,而且用户回头的几率也并不大,所以采用无限下拉的模式是可行的。

其次是这段时间见到一种「半下拉模式」(名字我自己起的),见于知乎和人人网,具体形式就是滚动到最下面的时候会有一个「更多」的按钮,点击以后会向下展开,由于主要内容都是文字,用户的阅读习惯是由左至右逐行阅读,如果采用自动向下展开很是分散注意力,把用户对字和行的注意力吸引到整个窗口去,阅读体验当然很差。但是按传统分页的话,每点击一次「下一页」都会刷新页面,让用户从第一行开始阅读。对于知乎和人人这种信息流的网站,阅读体验当然也不是很好,采用「半下拉模式」很是照顾用户的阅读习惯,因为这些信息基本都是浏览一遍的,像在google返回前页找内容的情况并不多,所以采用这种模式省去了刷新页面的坏体验,用户可自行控制的下拉,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2.价值声明/简介:**看到「价值声明」这个词感觉定位非常准确,就记下来了,以前看书上讲网站的小标题得突出网站特色,让用户一看到这个东西就知道你的网站是干什么的,例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标题的意思是价值声明。

3.古典音乐与莫达尔爵士乐

著名的信息架构师 Liz Danzico在一次提到了用户定义框架的 3 个特质。为了说明这些特质,Liz 谈到了古典音乐和莫达尔爵士乐之间的区别。在古典音乐中,每一个音符都是既定的。

作曲家煞费苦心地为每一件乐器谱写乐曲的每一个小节中的每一个音符。要想成为大师级的乐手,技巧、风度和个人特色当然都很重要,但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乐手都得有能力和自制力来演奏出那些音符。每一次都必须完美、准确。在古典音乐中,只要有一个音符出现错误,那就是失败。框架体系让我们逆向设计人类的行为,这种理解通过这种设计标准表达出来:将人类行为映射成一系列具体目标,每一个目标都可能激发灵感。

然而爵士乐则完全不同。而莫达尔爵士乐更是极端中的极端。在录制那张首开先河的唱片Kind of Blue之前,传奇小号手Miles Davis走进录音棚,拿出了6张纸。在这些纸上只提供了少量的信息——歌曲的调式、速度以及使音乐不偏离方向的一些限制。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Miles Davis并没有要求这些音乐家按照乐谱逐个音符、循规蹈矩地演奏,而是让他们跟随着律动进行谱曲。在演奏中进行创作。他希望他们尽情表演,即兴发挥,让他们自己沉浸到音乐中。每首乐曲的骨架(轮廓、结构)是确定的,但其他的一切都是开放的。音乐家可以完全自由地在框架中演奏,试验,大展拳脚。

通过这个例子,L1Z阐述了她为框架定义的三个特质(我怎么感觉是四个)。

  • 存在
  • 可累加
  • 增强表现力
  • 鼓励创新

更多可以见豆瓣读书的试读

看了这里,对框架本来挺模糊的概念也能清晰一点了,只是mark一下。

4.使用搜索系统首要原因是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不利是指无法通过某导航找到内容,即只有导航出了问题时才会搜索。

感觉这句话说的好绝对,我也无法判断,因为作者也是经过调查统计才得出这个结论的,不过看看老爸老妈他们,能感觉到初级用户还是很喜欢用导航的,平常上个网就用个hao123,百度都很少用更不用说google了,所以一个导航做好了是很方便初级用户的。而拿我自己来看,导航和搜索都用,具体还是要分情况来看。举个例子,假设我想买一个森海塞尔mx500耳塞,我会上亚马逊然后直接搜索mx500;但是如果我只是想买一个耳塞,还并不知道要买什么型号,我肯定会用导航一步一步点到耳机那里慢慢浏览。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说的还是太绝对了,还是需要根据用户的目的来定。

最后,看到书上说的一句话挺有道理,用户担心的并不是点次过多,而是无用的点击次数过多。之前一直很是喜欢扁平化的网站,像我的博客就只留了个首页,别的页面都没有。其实设计师的根本目的都是方便用户,Don‘t make me think是一个好网站体验的标志,没必要过分纠结于减少链接,其实只要让用户感觉到每一步的点击都是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就好。当然,这得排除掉那些绝对情况=。=

好了,书还没看完,明天还得去读剩下的80页,这里先赶紧记录一下,免得以后给忘了。

话说这两天到图书馆读书才发现学校图书馆的美好,找这本书的时候,周围都是asp.net的书山,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来东区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学到的东西感觉很少,因为平时获取信息都是在知乎和google reader以及一些其它网络途径的,所以都挺杂,感觉还是看些书学些系统的东西吧,话说这里想看的书真是有一堆呀,得加油了,剩下一年半一定不能浪费呀。